古代青州为什么重要?

lanxueren 古今名人 4 0

青州地处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洽接地带,由南到北依次排列一大片的低山丘陵一小片的河谷阶地和介于两者之间的山前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意思是倾斜着的地儿。这地势在现在来看好像不咋地,发展经济建设起来费事费力,在过去冷兵器时代,有易守难攻扼守要隘之效用。

所以,在华夏漫漫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州迭为名城重镇,有12年国都、1065年省会、1606年府衙、2216年县治的历史,在全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山东境内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长达一千四百多年之久。由于青州具有显要的地位,历史上在青州分封的王侯也比较多。

西汉元封五年,设青州刺史部,是全国13刺史部之一,治所广县城,辖5郡4国100多县。魏晋南北朝仍置青州刺史部,辖9郡47县,期间公元399年-410年作为南燕国国都,慕容德成为山东境内的唯一一个皇帝。

隋置青州总管府,辖4郡36县。唐仍先后置青州总管府、都督府,辖8州49县,中唐及五代设平卢淄青节镇,辖15州。北宋初设京东路,辖26府、州、军、89县,熙宁七年设京东东路,辖1府7州36县。金设山东东路,辖2府11州53县83镇。

元初设益都行省,后设山东东西道宣慰司,辖3路12州44县。明初设山东行中书省,辖6府15州89县,洪武九年即1376年移治历城。此后,明中后期及清代一直作为青州府治所。青州古城池也随着历史的变革不断变迁,汉设广县城。

晋永嘉五年即公元311年建广固城,经六次大攻坚战,至410年夷为平地。东晋灭南燕后,另筑东阳城。北魏孝明帝筑南阳城,城高3丈5尺,濠3丈5尺,周13里,其规模比济南高3尺长1里。

青州地处交通要冲,地理位置优越。“右有山河之固,左有负海之饶”,东扼半岛,南控沂蒙,北望渤海,为历代军事重镇。南北朝及唐初政治官员兼顾军事,唐五代时期青州是平卢节度使治所。宋金在此设镇海军,北宋在此设京东东路安抚使,金代设山东东西路统军使,元设益都帅府、元帅府,明设山东都卫、都指挥使司,清设山东提督、分巡道、海防道,建八旗驻防城。

1948年解放时设立青州特别市,这或许也是青州历史上最后一次体验其政治军事重镇的光芒,1948年3月-1949年4月,华东局驻青州。1952年又恢复益都县。1986年,益都县撤县设市名为青州。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青州人文资源积淀深厚,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青州最牛逼的地方就是博物馆,不是因为它是中国唯一一座县级一级博物馆,而是它的馆藏文物达三万余件国家珍贵文物有一千多件。可能一般人不太懂这里的玄妙,我也是每次被邀前往不耐烦,屡次再三才明白,它的东西太多以至于只能长期在各地多处巡展,不停更换,误认他乡为故乡。

青州古城兜兜转转的地方不少,有古东阳城的北关古街区、宋城;有古南阳城区域内的南阳河观光带、偶园历史文化街区、南门街区以及东关圩子城的昭德古街区。现存有北门大街、东门大街、偶园街、北营街、南营街、昭德街等10000多米明清古街道上百条古街巷,街巷肌理清晰,空间布局完整,大部分街巷的名称已经延续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较为完好地保留了古青州传统的市井风情和社会习俗风貌。

青州沿街商业建筑色彩基调以沉稳的黑色为主,边框、封檐板等勾饰红色边框或绿、青、黄色色块。门板或沿街大门上张贴红色对联或年画,以街中色彩艳丽的行业悬挑幌子和遮挡布幔、广告牌匾等来体现大街热闹的商业氛围。

青州民居以硬山式为主,用小青砖仰铺,屋脊平直,或实心砖或小瓦片堆砌;垂脊或合瓦三道,或竖砖上合筒瓦,一般带外撇戗脊;院落的一些门窗细部和建筑色彩等方面具有宋明时代的典型特征,重要厅堂的屋架会有绿旋子带锦文彩绘、室内的隔断装饰也大多为方格。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