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历史故事?

lanxueren 4 0

陈嘉庚历史故事?

身负父债的侨乡少年郎: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福建同安县集美村,因为战乱不断,有很多人远赴南洋讨生活,这里便成了着名的侨乡。陈嘉庚的家庭,也是一个华侨世家,他出生的时候,父亲正在新加坡,经营着米店和一家小厂。从小,是母亲独自抚养他长大。

闽南一带,曾有着十分光辉的历史。从民族英雄郑成功到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这些故事都在小嘉庚的心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影响。集美村还有着郑成功的“国姓寨”、“国姓井”,在老一辈人的传说中,陈嘉庚从小就对这些爱国英雄充满了敬仰。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更使他渴望早日能够报效祖国。

1890年,陈嘉庚已经17岁了,父亲要他到新加坡来见见世面,于是他离开了故乡、离开了慈母,独身前往南洋。虽然都市的繁华是一种诱惑,但他却不为所动,老老实实地呆在店里,跟着老伙计学习怎么管理,很快就成了父亲的左右手。

  

  1898年,母亲病逝,闻听噩耗的陈嘉庚立即回乡葬母。出发之前,他将自己经管的账务移交给他的族叔。当时他父亲各项经营都很顺利,拥有资产约35万元。可是当守完3年母丧的陈嘉庚回到新加坡时,却发现曾经兴隆的米店已经门庭冷落,负债已达30多万元。原来是父亲的妾生子趁陈嘉庚不在,尽情挥霍导致负债累累,面临破产的边缘。

按照新加坡法律,儿子不必偿还父亲债务,况且陈嘉庚身无分文,如何偿还,但深受儒家教育的他面对父亲的凄凉,还是毅然承担了债务,继承了这个烂摊子,当时他还不到31岁。从此这个杰出的企业家开始了自己独立的商业之旅。

兴隆大家庭李威龙创业史?

李威龙是中国大陆知名企业家,他是兴隆实业集团的创始人和董事长。兴隆实业集团成立于1995年,主要从事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和建筑材料等领域的业务。李威龙创业之前曾在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和中国银行工作,他利用自己在金融和投资领域的经验,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

在创业初期,李威龙面临着资金短缺和业务不稳定的困境,但他依然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策略,最终使兴隆实业集团成为了一个拥有数百亿资产的大型企业集团。

除了经营业务外,李威龙也非常重视社会责任和公益事业,在多个领域进行慈善捐助和支持,例如教育、医疗、文化等。他还成立了兴隆慈善基金会,致力于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和支持。

乔致庸真实的故事?

乔致庸成为商场巨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善于用人,他培养出了中国第一任银行行长。

乔致庸的经商理念是一信、二义、三利。即以信誉徕客,以义待人,信义为先,利取正途。乔致庸尤善于用人,这是他经商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

阎氏来到乔家,致庸盛情款待。乔致庸见阎维藩举止有度,精明稳健,精通业务。而阎氏时仅36岁,致庸更是感叹年轻有为,是难得之经济人才。当即聘请阎氏出任乔家大德恒票号经理。阎氏对照在蔚长厚的境况,深感乔家对他之器重,知遇之恩,当即表示愿殚精竭虑,效犬马之劳。阎氏自主持大德恒票号以来的二十六年间,使票号日益兴隆,逢账期按股分红均在八千到一万两之间,阎氏为乔家的商业发展立下了卓越功劳。

晋商的智勇仁强的故事?

在一百多年前,有一个商人叫乔致庸,他做生意,讲究一个“信”字,就是诚信,不骗人。这可以说是乔家的传统,也是晋商的传统,更是整个商界应该传承的商业品格。古人常说,无信不商,意思就是没有诚信就做不成生意。对于乔家来说,更是如此。乔致庸从小耳濡目染,在他身上能够看到乔家一贯守信的风格。再加上他从小读着圣贤书长大,儒家当中所传达的仁义礼智信更是让他受益匪浅。在乔致庸眼里,宁可赔钱,也不能失信。他明白,信誉是商家的根基,是商号的命脉。

在以前,晋商会在其他地方开商号,类似于现在的连锁店,复盛西铺就是乔家在包头的一大商号,主要经营粮油,不管是质量还是分量都有所保证。要知道,在那个市场里,到处都是弄虚作假的商号,缺斤短两的事情屡见不鲜。乔家就靠着长期形成的良好信誉让复盛西在包头稳稳站住了脚,因为复盛西铺从来不缺斤少两,所以到这里购买粮油的人络绎不绝。

有一次,复盛油坊往山西运送一批胡麻油,经手的伙计为了从中谋利而在油中掺假。掌柜的发现后,将伙计痛斥一番。凡是乔家人都知道,信誉连着财路,信誉没了,财路也就断了。掌柜的让人倒掉整批掺假的胡麻油,重新换了货真价实的胡麻油。这个举动虽然让乔家损失不少,但是却为乔家赢得了守信的美名。看长远些,这个举动足以为乔家吸引更多的商户,也让乔家的生意越做越好。

晋商的进取精神

大约三百年前,山西太谷人王相卿来到杀虎口谋生,先为人做工,后在清军的部队里服杂役,认识祁县人张杰、史大学后,三人便相约一起随营进行贸易。挑货担、拉骆驼,吃了一番苦头之后,终于开设了第一家商号——“吉盛堂”。

不久,朝廷把叛乱的葛尔丹消灭了,杀虎口也成为军事重镇,吉盛堂生意日渐兴隆,王卿便将总号迁至归化,改名“大盛魁”。经过数十年经营,大盛魁的生意已经走出了中国,到达了现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深入莫斯科、彼得堡等欧洲腹地,从乾隆朝后期一直至民国年间,大盛魁称雄草原200余年。巅峰时,大盛魁的伙计超过6000人,商队骆驼达20000头以上,年贸易额突破千万两白银。翻遍山西商人早期创业历程,几乎都大同小异。一样的穷苦出生,一样走西口淘金,一样吃苦耐劳,一样九死一生。杀虎口有句民谣:“杀虎口,杀虎口,没有钱财难过口,不是丢钱财,就是刀砍头,过了杀虎口还心抖。”可即便是这样,还是有那么多晋商前赴后继,势如潮涌,创造了晋商新的辉煌。

晋商的群体精神

晋商的先辈们呢,为了使自己所创的家业能够传续下去,总是严格地按照嫡庶之分,将其家业传于自己的嫡子嫡孙。嫡子,就是大儿子,嫡孙,就是大儿子的大儿子。并且从对内亲和外戚的区别上,先择其内亲辅佐经营,而后才是外戚。内亲就是父亲这边的亲戚,外戚就是母亲这边的亲戚。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个在血缘关系上以嫡系为核心、以内亲为基干的经商世家或商贾望族。

清末,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国内外商业竞争力量也在加强。如中国和俄国的恰克图贸易,长期以来一直为晋商垄断,商号最多时达120余家,各商号组合成商会,维护共同利益。各店如同一家,一致对外,与同行竞争,使外帮势力无法涉足其间。晋商正是凭借着群体的力量,避免了因势单力薄带来的困境,减小了在陌生环境下的经营风险,同时进行同行间的经济管理和协调,避免内部争斗,一致对外,从而创造了一个个的商业奇迹。

晋商的奉献精神

在晋商兴盛的500年中,晋商继承了民族自强的优良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最突出的是光绪二十四年 ,英帝国主义的福公司与山西政府签订了山西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色矿产资源章程20条,对山西的矿产资源进行掠夺。面对这种丧权辱国的情况,山西人民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争矿运动。以祁县三晋源票号财东渠本翘为首,联合祁县、太谷、平遥各票号从英国人手中争矿、赎矿。持续十多年的斗争,晋商取得了胜利。

乔致庸对票号里的伙计要求很高,他教育雇员不仅要有远大的目光,而且心里要时刻装着老百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在乔致庸看来,人的抱负越大,他追求的目标就越大。即使店里的普通伙计,都应有崇高追求与社会责任心。而乔致庸正是基于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胸怀天下,经世济民,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此作为自己毕生的壮志和追求,才使乔家的资财富甲天下,事业鼎盛辉煌,乔致庸也成为清末最富有的商人。

张好古连升三级的故事?

明朝时候,山东临清有个财主的少爷名叫张好古,从小娇生惯养,不愿念书,长大了目不识丁,游手好闲,大伙都管他叫“狗少”。

一天大街上一个下面的人看见狗少想诈他几个钱,便装作不认识,说这位老兄双眉带彩,二目有神,是栋梁之材,如果赴京赶考,保您金榜题名。

张好古一听,得意非凡:“好给你二两银子,高中回来还有赏,要是不中哼哼”!相面的心里想,等你回来我早就换码头了。

张好古打点行囊包裹,带了银两,真的上北京赶考来了,但动身过晚赶到北京,已是考场最后一天到晚上了,西直门的城门也早已关闭。

事也凑巧正赶上西直门进水车,老百姓按照半夜给皇上送玉泉山的水。张好古就跟着水车往里走,看城门的以为他是皇上压水车的,连问也不敢问。

进城了,他不知道考场在哪儿,到处乱撞,走到棋盘街遇上九千岁魏忠贤下夜查街,这帮人前呼后拥,张好古的马受了惊,正巧撞上魏忠贤的马头。

张好古立即被抓了起来,在往日张好古早就被杀了,因为魏忠贤是熹宗皇帝最宠信的太监,可以先斩后奏,但今天魏忠贤不知怎么来了兴趣,偏要盘根问底,问问来历。

一听张好古是来赶考的,还吹嘘稳夺前三名,魏忠贤冷笑道:“要是你不中前三名,我剥了你的皮。”他便派人拿着自己的名帖,把张好古送到了考场去。这带着他的名帖,还能不中?这九千岁也真是够糊涂的了。

两位主考官一看是九千岁寅夜荐来的,连忙把张好古让进去,特许他进考场。

他们还怕张好古考不好,九千岁面前不好交代,干脆连夜代写了一份考卷。

放榜时张好古高中第二名榜眼。

到了第三天,凡是考中的人都要到主考官那里去谢恩师,偏偏一窍不通的张好古没去,主考官因为是魏忠贤连夜荐来的,不敢怠慢,只得倒过来亲自去拜访张好古。

一番寒暄后,主考官说起九千岁推荐之事要婉转暗示以后要相互照应,张好古这才知道,如果不是看在九千岁的面上,自己连考场都进不了。

送走主考官之后,张好古就准备了很多贵重礼物进了魏王府,魏忠贤见他送了厚礼,还知道他中了榜眼,真有点学问,心想要笼络过来,以后为他所用,便吩咐摆宴款待。

张好古告辞时,魏忠贤竟破例亲自送出府门,这事轰动了京都,文武百官都以为张好古必定是魏王的长辈。

有几位喜欢奉承拍马的官员,为了讨好魏忠贤,并决定联名上个奏折,向皇上保荐,张好古说此人是当今名士出将入相的旷世奇才。

熹宗皇帝一看奏折,顿时眉开眼笑便说:“既然有这样文武双全的人才应该入翰林院。”这样张好古便大摇大摆地成了翰林。

翰林院里人人都知道他的后台硬,谁敢不巴结他,因而什么也不要他动笔,他舒舒服服的混了一年。

这天魏忠贤生日到了,文武百官都送了厚礼,张好谷为了显示自己是保学之士,除了送礼之外又买了一副对联,求翰林们代笔,谁也不敢在张好古面前班门弄斧,都一再推辞。

有个聪明的人看出了破绽,便故意带他写了一副痛骂魏忠贤谋权篡位的对子,张好古摇头晃脑连声称赞,说很好,旁边看热闹的翰林都吓得浑身直冒冷汗,却又不敢多嘴。

张好古捧着礼单给魏忠贤贺寿。魏忠贤当即命人把对联挂起来,家人刚从锦盒里取出对联,圣旨到了,魏忠贤来不及细看,忙去接旨。

贺客们看到这副对联吓得魂不附体,家人赶快重新卷好,谁都不敢声张,生怕说错一句丢掉脑袋。

过了几年崇祯皇帝继位,由于魏忠贤阴谋篡位,全家被斩灭门九族,所有魏忠贤的亲信一律杀掉。

所有人检举张好古也是魏忠贤的于党,崇祯下令处死张好古,这时有位大臣越班出来谏阻,提到当年送大骂魏忠贤对联的事,他说张好古是不可多得的忠臣。

就这样张好古不但没有定罪,还被崇祯皇帝加升三级,夸官游街三日。

那位相面先生得知张好古发迹了,便找上门去,向张好古贺喜得了一大笔赏钱,从此他的生意更加兴隆,人们都称他为,神相张半仙!

这虽然是小说杜撰出来的,但凡事都有可能,官场官官相护,出现这样的不学无术却又官运亨通的人,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